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tài)
22238次瀏覽
【中玻網】1922年3月,秦皇島。在離原火車站約兩公里的一塊131畝的土地上,一項對未來中國玻璃工業(yè)具有重要意義的工程一一“耀華機器制造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破土動工了。這是當時誕生在中國土地上的遠東第1家采用中外合資經營形式建造起來、并引進當時世界先進技術生產玻璃的一個新的企業(yè)。
▲圖為1933年耀華外景
耀華在舊中國26年多的時間里,歷盡艱辛,飽經憂患。它經歷了中比合辦、中日合辦、官商合辦三個時期。
▲圖為原始股份公司憑證
中比合辦時期。這一時期歷時約14年多,耀華經常處于困難境地。當時,每生產一平方公尺玻璃,原發(fā)明人提四便士“酬金”,提到10萬英磅為止。使耀華一投產就背上了償還債務的沉重包袱,拖累企業(yè)達10年之久。
耀華投產初期,就遇上了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交通受阻,燃料供應不上,很快被迫停產。第二年才恢復正常生產,產出玻璃16萬標箱,超過設計能力。到1930年,耀華還沒有給股東發(fā)放一文錢股息。雖然如此,耀華還是于1932年底建成了二號窯。在中比合辦時期,耀華的生存與發(fā)展經歷了步履維艱階段。
中日合辦時期。1936年9月,耀華進入了中日合辦時期,歷時約九年之久。它的日方伙伴是同屬于三菱體系的東京旭日玻璃公司和大連的昌光玻璃公司。
耀華何以要中日合辦呢?原來這是比日雙方蓄謀已久,并背著中方私下交易的結果。一方面,早在1926年耀華資金處于緊張境地時,比方就曾想將耀華的全部財產賣給旭日,未獲中方同意。另一方面,當時日本在玻璃制造方面已僅次于捷克斯洛伐克而位居世界第二,所以早就千方百計想擠進中國。他們利用所購得的新型耐火材料在遠東的制造專賣權刁難耀華,比日雙方趁華北危急之際,終于在巴黎秘密成交,耀華的比方股權歸日方所有。在比日雙方辦理移交股權手續(xù)時,中方竟無人在場。直到1945年8月日本戰(zhàn)敗投降,耀華才結束了中日合辦局面。耀華出現中日合辦的局面,實際是日本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結果。
▲圖為華北人民相關部門頒發(fā)的商標注冊證
官商合辦時期?谷諔(zhàn)爭勝利后,耀華的日方股權被國民黨資源委員會接收。至此,耀華和官僚資本發(fā)生了關系,進入了官商合辦時期。在官商合辦的三年多時間里,耀華的生產經營一直不景氣。當時,由于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時局動蕩,交通受阻,通貨膨脹,勞資矛盾尖銳,生產力的發(fā)展受到嚴重阻礙。年產不及正常年產的一半,且價低滯銷,每箱成本5700元,而銷價還賣不到1000元,原、燃料供應不足,資金周轉不開。
奏皇島解放前夕,耀華遭到國民黨潰軍的破壞和劫搶,耀華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圖為耀華職工慶祝解放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島解放了,耀華獲得了變新,之后,在黨和相關部門及老一輩帶領者關懷幫助下,耀華不斷發(fā)展壯大。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chuàng)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上一篇:鋼結構玻璃幕墻施工前的準備
近日,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25)圓滿落幕。作為真空玻璃領域的領軍企業(yè),蘭迪以“真空科技,智享生活”為主題,攜全新鈦金屬...
真空玻璃由于自身獨特的結構,造就了其超強隔熱、靜音優(yōu)異、不易結露等特點,也被公認為是節(jié)能玻璃的杰出代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yè)。研究...
根據工信部數據公布,2009年到2017年,中國壓縮式家用型冷藏箱出口量從880萬臺增長到1600萬臺,整體翻了一番。其中,玻璃在冷藏...